二、综合题
16.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不同地区的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B点位于图乙中A点什么方向?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解析 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知,B点位于A点的东南方向。A点海拔为
答案 (1)东南方向。
(2)甲>乙。依据:两图图幅大致相同,图甲所跨经纬度范围明显小于图乙,说明图甲所示区域比图乙小。
(3)图甲: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图乙:以台地丘陵为主;中间高且平坦,四周低且较陡。
17.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
(2)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3)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4)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5)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
解析 第(1)题,用刻度尺量出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即可计算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第(2)题,图中的等高距是的分布规律可以确定大青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550~600米,李村的海拔高度范围是300~350米,因此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是200~300米。由图可知,在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第(3)题,图中小桥至古庙一段的路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缓,所以行走感觉轻松。第(4)题,由指向标可知,图中山顶的位置在北方,
地势较高,海拔较低的地区在图中的南方,海拔在
答案 (1)1000~1200米左右。
(2)
(3)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4)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5)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