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一、农业区位选择 1. 自然因素(光热水土)。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
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
土壤(肥力、盐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
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需求: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
(3)劳动力:数量、素质。
(4)工业、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价呈递减状况。
(5)科技: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
我国橡胶生产由热带向北推广到北纬22°;双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 000米的高度。
(6)政策: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
3.农业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的效益。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一般应考虑:
(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2) 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3)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
4.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合理选择。例1,古巴的甘蔗——炎热的气候;河西走廊的粮棉——水源;黑龙江省的大豆;江南丘陵的茶树——土壤;横断山区立体农业——地形;南京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禽、蛋的农业生产基地——市场;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交通;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政策。例2,农业生产时要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发展理念。例如,天然橡胶由热带扩大到北纬22°、玻璃温室的农业 、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等。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重要农业区的比较、分析与借鉴
1. 亚洲的水稻种植业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的区位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突出两大优势:一是****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3)对策: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渔副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2.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比较与借鉴。
(1)了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共同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特殊区位条件分析: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
(3)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分析:大面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4)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3.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内蒙古牧区与潘帕斯草原相似的自然条件分析。
(2)阿根廷在发展牧牛业领域所做的工作对我国的启示。
(3)我国牧区存在的问题:“靠天养畜”、生态破坏、载畜率低、效益低等。
(4)借鉴:人工草场建设;放牧方式;牧区交通条件与加工体系的发展。
4. 混合农业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多样化发展。
(1)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分析。
(2)我国南方地区农业资源的多样化以及生产结构的单一性
(3)借鉴:生态农业体系,南方丘陵山区应建设良好的林地—农田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多样化经济,南方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草田塘等多种经济;市场灵活性,根据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发展山区特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