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训练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3.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① 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② 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③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④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30多年前,清朝乾隆皇帝依托鼎盛的国力,组织全国数百名优秀学者,用十余年的时间编撰《四库全书》。此书涵盖了十八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文化基本典籍。《四库全书》的编撰证明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C、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D、中华文化能够求同存异
6、中国人饮食有“东酸、西辣、南甜、北咸”之别,在饮食上的差别反映出中华文化的
A.地域性 B.差异性 C.民族性 D.结构性
7、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特色。由此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②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水火不容③各民族文化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④各民族文化独立于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8、中华文化是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共性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9.下列对“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理解不正确的有
A.这是由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造成的
B.这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多彩、精深
C.吴越文化是典型的水乡文化,滇黔文化具有边陲山寨文化特征
D.不同区域文化保持各自的特色,不相融合
10.“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11·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2·材料一: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材料二:“取消中医”网络签名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和中医药界人士撰文或以其他不同方式对这种活动予以驳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据调查,到目前,参与网络签名的仅有138人,而非所传“万名”。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CCA DA,ABBDD B
12·答:(1)、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从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轨迹,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2)、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医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
2、基本内涵
(1)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必背)
(2)核心:________________(必背)
①地位:爱国主义精神贯穿 的各个方面。
②爱国主义是 ,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 。
③爱国主义不是 的,而是 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与 本质上是一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3、特征
(1)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贯穿于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2)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3)二者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特定时期的具体体现。
主要内容 | |
井冈山精神 |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
长征精神 |
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
延安精神 |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
红岩精神 |
勤奋达观、坚忍不拔、弃旧图新、勇于奉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西柏坡精神 |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军民团结、同舟共济、民主集中、协作统一、谦虚敬慎、艰苦奋斗精神 |
主要内容 | |
雷锋精神 |
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
“两弹一星”精神 |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
大庆精神 |
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求实和奉献精神 |
抗洪精神 |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 |
载人航天精神 |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
(二)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背)
1、地位
(1)“三精一魂”: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以 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 和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
2、必要性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 ,必须更高地举起 ,把弘扬和培育 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意义
①弘扬和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不断增强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
(三)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背)
1、最重要的是发挥“ ”的作用,即充分发挥 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2、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 ,包括中华民族在历****形成的 和我们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 。
3、要正确对待 的影响,既要注意吸收各国创造的 ,又要警惕 对我国进行 、 的图谋。
4、要与弘扬 相结合,既要弘扬以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 、 和 ,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辨析: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积淀的过程,同时又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因此,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75页1段
【特别提醒】
考查一种言行是否爱国。必须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进行审视,否则,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知识点拨】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关系
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1)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2)社会主义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3)我们党为完成祖国统一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并不要求所有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赞同社会主义制度,只要他们赞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我们就要同他们加强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