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24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复读班艺术类文化补习班火热报名中...
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课堂 > 历史辅导
2014年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发布人:陈青玲 时间:2013-12-3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4 节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教 案

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掌握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结合当时时代特征,把握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已搜集到的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在对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了解过程中,运用比较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明清之际思想家们大胆批判传统文化的行为的学习,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意志,增强经受挫折、 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难点:在于通过对这些思想主张的学习,分析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意思是说贫困饿死是小事,失去节操的事情就大了。这句话是北宋理学家程颐在回答别人关于寡妇能否再嫁时说的。南宋时,理学家朱熹又重提,这句话得到进一步流传。到了明朝,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逐渐成了专门束缚女子的教条。然而就在这个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对宋明理学的抨击声,批判它的不近情理,乃至摧残人性。

一、出现的社会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封建制度趋于衰落。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根本)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3.思想文化:理学空谈义理,八股取得士,限制了思想的自由。

当时,儒学再次受到批判,正统地位再次面临冲击。思想家对儒学进行修正,儒学进一步发展,思想领域出现继百家争鸣以后的又一次活跃局面。

三、活跃的表现:

(一)明末: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生平与性格

生平:求学→做官→入狱

性格:“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李贽是明朝后期人,具有 “离经叛道” 的不羁性格,自称“异端”。他一生正直清廉,做过一任太守,去任时“俸禄之外,了无长物”,以至于在灾荒之年,两个女儿饿死在福建老家。平日他郁郁寡欢,讨厌与假充圣贤的道学家来往。据说与人接触时,“其欣赏者,镇日言笑;意所不契,寂无一语”。

◆反正统意识产生原因

(1)社会背景:(略)               

 (2)生活经历: 青年时代生活困乏 ,中年做过小官,目睹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3)家庭影响:祖父辈从事商业活动的伊斯兰教徒,李贽自幼受传统思想束缚较少

(4)学派的影响:继承并发展泰州学派反传统的精神(泰州学派是一个具有强烈反叛传统意识的学派)

2.代表作: 《藏书》《续藏书》《焚书》等多种著作。

3.思想主张

(1)认为“理”存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①儒家经典不是万世至论 

②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

(3)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学说,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

(4)批判封建礼教,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 

材料:他的徒弟中有女弟子,备受正统士大夫诽谤;他赞扬寡妇再嫁,批判“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的言论,赞扬武则天是****的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 ——以“惑世诬民”最遭逮捕,在监狱中自杀。

(5)诗文:主张“真心”,反对摹古之风。

4.评价

 (1)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要求平等,发展个性,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2)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

(二)明末清初的三位思想家

1.共同的时代背景: 

(1)政治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

(3)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2.各自主张:

A.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

(1)生平:(公元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曾参加过抗清斗争。是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是浙东学派的创立者。

(2)主张:

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 

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

b: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

② 具体制度——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机构,而非君主。

③ 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

(3)评价: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B.顾炎武:启蒙精神

(1)生平:江苏昆山人,人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学家,他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末,家道中落。社会的危机,家境的窘迫,逐渐孕发为学以救世的思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并开清代考据学之河。明末参加复社,反对宦官专权。也参加过抗清活动。

(2)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② 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

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④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三人中最注重实学):如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涉及实用学问。

(3)评价: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何谓“经世致用”

1.概念: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2.背景:

(1)明朝末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2)士大夫面对危机,寻求改革方案

(3)提倡以史为鉴,提倡研究与结合现实,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3.经世致用的内容 

(1)反对八股取士,主张为学应求真务实,关心国际民生,****于社会变革——《天下郡国利病书》

(2)提出拯救时弊的主张

(3)主张“工商皆本”

C.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

(1)生平:字而农,号姜斋。是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晚年隐居湘西蒸左的石船山,学者称他为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出身于没落地主知识分子家庭。青年时代,他关心国家大事,注重研究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 明亡,他在衡山举兵抗清,失败后,隐匿于湘西山区,闭门著书。他著述甚多,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刊行的共70种。

强调:三大进步思想家都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2)主张:

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做法。

如:批判秦朝的暴政:横征暴敛:人民疾苦+君主专制:君臣之道丧失+法制之弊:政治腐败

② 哲学思想:发挥“气一元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评价: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3.归纳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 

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4.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他们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三)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略)

问题探究

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这还是不是儒学的新发展?

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因此,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时期。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例如,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

观点•争鸣

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经济: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2.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

  3.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

专题小结:

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时期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汉代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明清   

史料选萃

在顾炎武生活的草堂大门有幅对联,右联:清风有意难留我;左联:明月无心自照人;横批:湘西草堂。简简单单的文字带来的既有反清复明的内在情结,又有浓浓的归隐田园的气息。屋内正中亦有一幅对联,右联:六经责我开生面;左联:七尺从天乞活埋。船山先生一方面对明王朝的覆灭悲愤欲绝,觉得活在异族统治之下,犹如活埋一般;可另一方面,船山先生苟活于世,却有着宏大的抱负,那就是: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更新与传承而奋争不息。

     最引人注目的是湘西特有的一双木屐和一把油纸伞。据说,船山先生对异族满清的统治一直无法接受,骨子里都是反清复明的念头。他出外必穿木屐,以示脚不踏清王朝之地;又不管天气是晴还是雨,皆手撑着一把油布伞出门,以示头不顶清王朝之天。



学校咨询处:保定市竞秀区七一中路1317号     咨询电话:0312-4442550

崔老师:15350617957(同微信)    高老师:19213065640(同微信)

陈老师:13833233159(同微信)    祖老师:19213027557(同微信)

ICP备案号:冀ICP备1703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