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学习目标】
本课考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大力发展生产力(3)公有制为主体(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
考查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关注热点】1.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促进经济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必要性。2.结合农村改革和发展,说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考点默写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
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有哪些?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
5、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
※【合作探究】—分组展示
[探究一] 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
这表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探究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民营经济发展的30年。民营经济占我国GDP总量逾6成,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点。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2012年3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赵启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比翼齐飞。
(1)结合材料,你能说明我国允许、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因吗?
(2)阐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探究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吗?
※【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黑板展示
生产与
经济制度
※【典型考题】——课中检测
1.(2013·广东卷·25题)我国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70%,大量。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田、建设高标准农田4亿亩。此举有利于
①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
③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④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3·天津卷·1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①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④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2013·浙江卷·25题)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
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13·重庆卷·1题)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产品,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鱼”上钩。企业就赚钱了。这说明
A.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B. 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C.明星代言可能提升企业诚信 D.代言明里的声音决定产品的声誉
5.(2013·安徽卷·3题)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各地要大力扶持和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实行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不断促进农业增效。这有利于
①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②解决分配不公,实现社会的和谐
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发展 ④转变经营方式,完善所有制结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效益检测】
班级: 姓名:
1.中国从昔日的“自行车王国”一夜之间变身为“汽车生产王国”,而且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消费国,汽车的更新换代,新能源汽车产品出现将迎来中国式的消费高峰,这表明
A.生产是消费的动力和最终目的 B.新的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D.消费方式调节生产方式的转变
2.凭借购物便捷、“组团”购买优惠力度大等优势,网络团购逐渐成为中国网民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促使我国网购市场日趋成熟,美团网、窝窝团、拉手网等快速发展。可见
A.消费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经营方式的调整 B.生产的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
C.消费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D.生产方式的调整带来了人们消费方式的改变
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通知,国家法定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出行费用的降低,使不少人对自驾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汽车租赁市场也随之变得火暴。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能够正确反映出行费用与出行人数关系变化的图形是
4.出行费用的下降引起汽车租赁市场的火暴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商品(或服务)价格和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C.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D.商品(或服务)价格和其替代商品的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5.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趋势看,至少应当包括两次大的转型与改革:第一次转型与改革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主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转型与改革是从当前到未来的30年左右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内的全面改革,其主题是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我国通过改革
①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能够消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④能够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2
①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②有利于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④有利于推动国有经济所有权的根本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截至目前,德州市共新增私营企业1 992家、雇工19 349人,新增个体工商户16 511户,从业人员37 739人。这说明
A.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体B.德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在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了德州市经济发展的方向D.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德州市就业的主渠道
8.国务院国资委
A.公有制经济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C.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央企所交税额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9.“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及时调整所有制结构,加强培育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要想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
A.保证公有资产在所有地域和行业都占主体地位 B.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其主导作用
C.缩减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D.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关键行业和领域占支配地位
10.《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提出,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塑造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提高文化产业活力和竞争力。这一战略举措
①能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 ②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1.2012年是中国深化改革之年。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改革开放与我国经济发展”进行探究学习。他们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水平出现巨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下列表格中:
表1 1978~2010年 表2 1978~2010年我国城乡
我国 GDP增长情况 居民的收入增长状况 表3 1978~2010年城乡居民的消费情况
(单位:亿元)
年份 |
1989年 |
2001年 |
2003年 |
|
城市 |
1374元 |
6860元 |
8500元 |
19109元 |
农村 |
602元 |
2366元 |
2622元 |
5919元 |
1978年 |
2010年 | |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
1 558.6亿元 |
72 669亿元 |
人均消费零售额 |
376元 |
11 383元 |
恩格尔系数 |
||
城镇居民 |
57.5% |
34.9% |
农村居民 |
67.7% |
38.2% |
1978年 |
2010年 | |
GDP |
3 645 |
397 983 |
表二注:2007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材料二:同学们走访了退休职工王爷爷家,下表是他所作的记录(节选)
年份 |
全年家庭收入(元) |
全年家庭支出(元) | ||
工资收入 |
其他收入 |
食品支出 |
其他支出 | |
1981年 |
800 |
0 |
550 |
250 |
1995年 |
12 000 |
1 150 |
4 500 |
4 650 |
2010年 |
40 000 |
7 500 |
15 000 |
26 500 |
请你加入他们的探究活动,对以下问题进行继续探究。
(1)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表1、表2、表3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透过材料二表中的记录,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角度分析王爷爷一家经济状况发生变化的原因。
典型考题
AAABA
课堂效益检测
CAABA/CBBBC
11、答案:(1)①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起决定作用。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发展程度制约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实力不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③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①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这一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