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定兴三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王兴)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
1、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甲表示血浆
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丙液中
D.丁液中O2浓度比甲液中高
2、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4、下列有关生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被阉割的动物血液中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B.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激素特点 ( )
A.体内含量很少,不是细胞组成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
B.由体内内分泌腺细胞产生,通过体液传输,传递调节信息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D.一经产生,可以稳定存在,所以能够维持体内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实现内环境稳态
6、比较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运输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B.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在体内含量较少 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7、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
A.信使RNA、ATP B.激素、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
8、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9、某健康人在上午11点前仅进食了早餐,下图为其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增加,A 点时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将血糖转化成各种氨基酸
C.B 点时一定存在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D.激素只运输给靶细胞,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10、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切除5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过10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其他几组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过5d后再移植甲状腺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11、下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
A.该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B传到C,再到D
B.给b处一个适宜刺激,该处膜内电位由负变正,效应器可以产生反应
C.在细胞C处给于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神经细胞B、C之间的传递与膜的流动性有关,同时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下图Ⅰ、Ⅱ、Ⅲ表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c及图Ⅲ中g为同一结构
B.图Ⅰ中a为突触小体,与图Ⅱ中d及图Ⅲ中g为同一结构
C.图Ⅰ中b为突触后膜,只能是图Ⅲ中e结构
D.兴奋在图Ⅰ、Ⅱ、Ⅲ中的传递方向分别为a→b、d→c、e→g
13、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14、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① D. ④→③
15、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饥饿状态下,若a表示小肠的细胞,则B端的胰高血糖素含量高于A端
B.在寒冷状态下,若a表示甲状腺的细胞,
则B端 的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A端
C.在皮肤过敏状态下,若a表示过敏处
的皮肤细胞,则B端的血浆蛋白含量低
于A端
D.在正常状态下,若a表示肝脏的细胞,
则B端的尿素含量高于A端
16、下列图21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A、B、C三图中,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
其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C
B 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B
C 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是A
D 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速,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只有B
17、甲图和乙图分别表示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两种细胞的一部分,下列对它们参与的相关调节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1→2→3和乙图中①→②→③
都有ATP的水解
B.甲图如果是突触小体,3一定能引起
突触后膜发生如乙图中①→②的变化
C.如果甲图是胰岛B细胞,则3可以促
进血糖进入肝脏细胞
D.血液中适当浓度的CO2可以使呼吸中枢产生如乙图的电位变化
18.右图是下丘脑参与的人体部分生理调节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当刺激a处时,该部位的膜外电位变化情况是由负变正
B.若物质e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发育,则物质d的靶
器官是垂体
C.若b为垂体细胞,则物质c必然由垂体合成并分泌
D.当身体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产生的兴奋
将通过a传至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
19、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 B. 吞噬细胞 C. B 淋巴细胞 D. T淋巴细胞
20、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团。T 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 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 细胞和小鼠T 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 细胞和家兔T 细胞有相同抗原
21、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
B 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 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
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
2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与机体免疫有关
B.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
C.HIV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 大规模饲养家畜时合理使用动物激素可提高免疫力
23、下图所示a、b、c、d表示某物质X进入人体后的四个生理变化过程,以下关于这四个生理过程及Y代表的物质和特征分析错误的是( )
a X进入细胞
X X与Y结合 b X变成其他物质
c X被清除
d 血糖浓度降低
A.a过程表示的是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Y是专一性识别并运输X进入细胞的载体蛋白
B.b过程表示某种化学反应过程,Y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酶,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c过程表示人体的体液免疫过程,Y是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相应的抗原
D.d过程表示的是胰岛素的调节过程,Y是细胞膜上胰岛素的相应受体,具特异性
24、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 B.胃粘膜起保护作用
C.皮肤角质层细胞屏障作用 D.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25、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能够侵入T细胞
B.HIV分布于各种内环境中,在人体的外分泌液中也广泛分布
C.HIV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D.HIV潜伏期比较长,是一种RNA病毒
26.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不可能的一项是( )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B.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
C.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和少量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27.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抗原侵入宿主细胞时,细胞免疫才开始发挥作用
B.浆细胞的产生,需要T细胞和抗原的共同刺激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28.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
29.下列各项中,与效应T细胞的形成有关的一组是( )
A.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B细胞、抗体和抗原
B.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宿主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C.造血干细胞、胸腺、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
D.造血干细胞、胸腺、吞噬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抗原
30.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31.下列关于细胞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与体液免疫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B.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能特异性地与抗原结合,杀灭抗原
C.进行细胞免疫时,抗原也需经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处理
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32、下图中甲表示植物的生长速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乙表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植物幼苗的生长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DE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B.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AB
C.生长素对Ⅰ、Ⅳ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生长素对Ⅱ、Ⅲ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D.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33、如下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
中正确的是( )
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 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
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 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
34、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
质分布多的一侧弯曲生长
B.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
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
C.这种物质在胚芽鞘中的向下运输不消耗能量
D.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光照对胚芽鞘
生长的影响
3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B.扦插时,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易生根成活,主要因为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
C.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低,发育受到抑制
D.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生长作用越强
36、图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得出( )
A.t3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水平上,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37.以下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是植物****的调节方式
B.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均能促进植物生长
C.导致植物出现茎背地性和根向地性的作用机制相同
D.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是由特定器官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3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
C.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
D.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枝两端,可促进插枝两端生根
39.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B.图2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
C.图3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
D.图4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和D
40.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
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
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存在
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
4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插条的状况、芽的数量、2,4—D的浓度等
B.该实验还可用生根的平均长度作为观察指标
C.生长素类似物2,4—D浓度为800 mg/L时,抑制插条生根
D.该实验可确定400 mg/L是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42.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43.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
A.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
44.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45.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 )
A.个体差异最小的 B.个体差异****的C.个体差异最少的D.个体差异最多的
46.下图是对某地区某种动物的种群结构调查结果,其种群发展趋势是( )
A.总能量将增加B.环境阻力不变C.种群密度下降 D.保持稳定型增长
47.下图表示了鲸的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死亡数量变化速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表示生殖数量变化速率的曲线和K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
A.曲线1,种群的****数量 B.曲线2,种群的****数量
C.曲线1,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数量
D.曲线2,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数量
48.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哪一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的调查( )
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明显的群聚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49.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1公顷的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的
50.农业上为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主要目的是达到( )
A, .改变昆虫的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出生率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
51.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K值增加的是( )
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52.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一定能不断增加
B.在环境条件没有剧烈变化时,种群数量增长趋势呈现“S”型
C.农业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可以直接明显降低种群数量
D.种群数量与该种群个体大小有关,而与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
53.下列各项,对实现池塘中某种鱼类的可持续利用最有意义的是( )
A.调查池塘中该种鱼类的总数 B.调查影响该种鱼类的所有生态因素
C.调查该种鱼类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D.调查该种鱼类的种群密度
54.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净补充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日捕获量
55.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56.一个外来物种种群侵入到一个新的环境后,不可能出现( )
A.该种群数量增长不受新环境的影响;B.该种群由于不适应新环境而遭淘汰
C.该种群威胁到新环境内物种多样性;D.该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呈“J”型增长
57.有关“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
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计数
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58.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
59.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60.下图为某种群在不同环境下的增长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曲线呈“J”型,B曲线呈“S”型
B.K表示环境允许的****值
C.阴影部分表现有环境阻力存在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是树木砍伐的****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61. (10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
(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
(2)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_________免疫的_____和_____阶段。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过程的产物Y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其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去裂解__________。如果X是HIV,则由于图中__________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而死亡。
62. (10分,每空1分)研究人员进行了多种植物激素对豌豆植株侧芽伸长生长长度(单位:mm)影响的实验,连续观察几天,结果见下表
(1)比较A、B、C、D四组数据,可知______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激素)能解除这种激素的抑制作用。
(2)比较D与E,可知赤霉素能明显促进__________。
组 |
操作 |
第1天 |
第3天 |
第5天 |
第7天 |
第9天 |
A |
顶芽保留 |
0 |
0 |
0 |
0 |
0 |
B |
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 |
0 |
2 |
5 |
7 |
10 |
C |
顶芽保留,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 |
0 |
10 |
20 |
40 |
60 |
D |
去顶芽 |
0 |
20 |
40 |
60 |
80 |
E |
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 |
0 |
30 |
65 |
100 |
140 |
组 |
操作 |
第1天 |
第3天 |
第5天 |
第7天 |
第9天 |
A |
顶芽保留 |
0 |
0 |
0 |
0 |
0 |
B |
去顶芽,切口涂抹生长素 |
0 |
2 |
5 |
7 |
10 |
C |
顶芽保留,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 |
0 |
10 |
20 |
40 |
60 |
D |
去顶芽 |
0 |
20 |
40 |
60 |
80 |
E |
去顶芽,切口涂抹赤霉素 |
0 |
30 |
65 |
100 |
140 |
(3)分析上表,推测侧芽生长速度不同的原因是侧芽内__________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4)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 ,再被运输到 部位,
对生长发育起 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5)下图为X、Y、Z三种浓度的某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甲) 对月季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作用
②Y浓度和Z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63.(10分,每空1分)“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
标记数/只 |
雌性个体数 |
雄性个体数 | |
初捕 |
32 |
32 |
14 |
18 |
重捕 |
36 |
4 |
18 |
18 |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
64.(10分,每空1分)如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__________,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
(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受__________的影响。同时,种群数量还受生物间的相互制约,如______________和竞争等。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__________。
(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
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迁入率和________。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_______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一、选择题
1-5CCDDD 6-10ABDCC 11-15 CACBA 16-20DBBDC 21-25BBBAB
26-30DCADD 31-35BDCBB 36-40DBDBA 41-45BCADD 46-50CCCBA 51-55BBCCA 56-60 ADCDD
二、填空题
61. (10分,每空1分)答案:(1)细胞分化
(2)体液; 感应; 反应; 更快、 更强
(3)球蛋白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 a(T)
62、(10分,每空1分)
(1)顶芽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2)侧芽的伸长
(3)植物激素
(4)产生 作用 调节 (5)①抑制 ②不确定
63. (10分,每空2分)答案:(1)N=Mn/m
(2)144 高
(3)8/9(或32/36) (4)2.5:1
64. (10分每空1分,)答案:(1)生活资源(食物) 空间 种内斗争
(2)阳光、温度、水分 捕食 零
(3)出生率 死亡率 迁出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