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地球表面形态
一、选择题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
1.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是 ( )。
A.大理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 )。
A.③②① 地壳下沉 B.②①③ 地壳下沉
C.②①③ 流水侵蚀 D.②①③地壳抬升
解析 第1题,由题干可知形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为岩浆岩。第2题,图示景观主要是由地壳抬升、河流侵蚀而形成的。
答案 1.B 2.D
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他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由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而形成的。读图回答3~4题。
3.此处 ( )。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B.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C.位于美洲板块 D.不位于板块交界处
4.下列最能代表从夏威夷群岛主岛1到链状火山岛屿2、3、4年龄分布情形的是 ( )。
解析 第3题,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第4题,夏威夷群岛主岛1处是新的岩浆喷出的地方,岩石最年轻,距离该处越远,岩石越老。
答案 3.D 4.B
北京时间2012年4月11日16时38分,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附近西海岸发生8.5级强震。据此完成5~6题。
5.此次地震发生在 (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
6.此次地震与下列哪种板块运动形式相关 ( )
解析 第5题,根据材料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板块的分布即可判断出,此次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第6题,在亚欧板块(大陆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大洋板块)交界处,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地震。
答案 5.B 6.D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7~8题。
7.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A向B由老到新
8.图中长腰山是 (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解析 第7题,图中出露地表的各岩层中,A处岩层最老,故自A向B,岩层越来越新。第8题,由长腰山所处的地层剖面可以看出其岩层是向下凹陷的,应为向斜构造,此处地形是向斜成山,故B项正确。
答案 7.D 8.B
迂回扇是河漫滩表面形态,由一系列有规律地分布于凸岸边滩上的滨河床沙坝构成。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河湾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河流总体流向和最先形成的滨河床沙坝分别是 ( )
A.自东向西、1 B.自西向东、4
C.自西向东、1 D.自东向西、4
10.下列有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 )
A.河流弯曲度小
B.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C.地形崎岖,落差大
D.含沙量小
解析 第9题,椐材料“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可确定河流流向。据材料对迂回扇形成过程的描述可知1最先形成。第10题,有利于迂回扇形成的条件是侧蚀的速度变
化大,也就是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答案 9.C 10.B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1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冰川侵蚀 D.丁—人类活动
答案 11.A 12.B
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14.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
①裂谷 ②海岭 ③山系 ④海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13题,②表示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地表开始隆起;③表示板块张裂处扩大,地壳变薄,岩浆上升明显;①表示岩层断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第14题,图中所示现象如果是两个大陆板块张裂则形成裂谷,如果是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则形成海岭。
答案 13.B 14.A
15.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解析 根据图示区域的海拔及河湖广布特点,该区域应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地形剖面图上看,该地形区的河流是地上河,应为河流的中、下游。在河流的中、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沉积,长年累月形成“地上河”。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