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和铁路总长对比表
俄国 |
英国 |
比例 | |
生铁(19世纪中叶) |
26万吨 |
385万吨 |
1/14.8 |
铁路总长(1861年) |
15 00俄里 |
15 000俄里 |
1/10 |
材料二 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材料三 解放农奴
材料四 (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1863年的《解放宣言》更重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列宁为什么说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次改革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解析 本题通过一组有关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图文材料,考查了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实质及其影响的能力。第(1)问,要将俄国的生铁产量及铁路长度与英国的对比,并结合农奴制的弊端分析原因;第(2)问,要立足材料二列宁对改革实质的剖析,分析材料三中图片现象所反映出来的实质问题;第(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
答案 (1)19世纪中期,俄国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原因:农奴制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2)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块份地,为了赎买份地背负起沉重的债务。在材料二中列宁已揭示了这次改革是对农民施行的侮辱与欺骗;材料三中的现象是作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粉饰,也说明了农民在改革之初受到了沙皇政府的蒙蔽和欺骗。
(3)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向近代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不足:改革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对农民严重不公,引起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强烈愤慨。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对自己全部土地仍然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们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被称为暂时义务农。 ——俄《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三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自由的农民。 ——俄《1861年改革法令》
材料四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的自由,并****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这两种农民在权利方面的区别。
(3)材料三中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
(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解析 可从亚历山大二世的身份、所处的时代,结合材料回答第(1)问;第(2)问,应从各自拥有的权利来分析;第(3)问,要根据农民是否真正获得自由;可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及材料一、四回答第(4)问。
答案 (1)给农民土地,但不能****解放农民;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专制统治。这是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而决定的。
(2) ****自由的农民则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
(3)不符合实际。这部分农民受制于控制村社管理的地主,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
(4)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