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构建】
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如下图表所示:
人口增长模式 |
特征 |
利 |
弊 |
原始型(高高低模式) |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 |
出生率高,能满足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
死亡率高,有时容易出现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
传统型(高低高模式) |
自 |
劳动力充裕,促进经济发展 |
加大对经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降低、贫困加剧等,进而引发各种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
现代型(低低低模式) |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
人口压力减小,就业机会较多,利于经济水平的提高 |
劳动力和兵源短缺,养老等费用增加,老年人口生活困难和生活孤单等 |
2.人口构成
(1)职业构成:发展中国家一般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很小。
(2)性别构成:性别比=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为106(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最终男女两性基本上保持平衡)。
(3)年龄构成:某一时间各个年龄组人口在其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分为三种:
注:幼年人口(0~14岁人口),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
3.主要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 |
人口老龄化 |
人口年轻化 |
出现地区 |
发达国家较普遍,问题也更突出 |
发展中国家最严重,也较普遍 |
影响 |
造成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劳动力短缺,青壮年负担过重;国防兵源不足;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与赡养等费用增加,医疗保健和精神孤寂问题严重等 |
降低人口总体拥有的资源量和各种服务的质量,导致资源、粮食和其他生活用品的供应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出现严重的就业问题;人民生活贫困;限制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形成;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
对策 |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确保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努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在发展经济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不同历史阶段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有所不同,自然因素是人口迁移的基础,但目前社会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因素 |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举例 | |
自然环境因素 |
气候 |
通过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 |
美国老年人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 |
淡水 |
其分布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规模 |
人类早期逐水草而居的迁移 | |
土壤 |
通过影响农业发展而影响人口迁移 |
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新土地而迁移 | |
矿产资源 |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生人口迁移 |
大量人口迁往矿产资源发现地 | |
自然灾害 |
自然灾害引起饥荒和生态恶化而迫使人们迁移 |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人口迁移 |
因素 |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举例 | |
社会经济因素 |
经济因素 |
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调整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 |
改革开放后,内地大量人口移往深圳 |
交通通信 |
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
现代人口迁移量远大于过去 | |
文化教育 |
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人口的迁移 |
中国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南方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去 | |
婚姻家庭 |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对未成年人口、老年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 |
夫妇一方到另一方的工作地去就业;孩子或老人迁移到父母或儿女的工作地 |
因素 |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
举例 | |
政治因素 |
政策 |
尤其是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影响 |
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 |
战争 |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
一战、二战、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 |
政治变革 |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 |
历****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1)对迁出地的影响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工的劳务收入、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善了农村经济,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②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来说,人口迁出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可以更加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土地资源,更好地保护农村的自然资源。
(2)对迁入地的影响
①合理的人口迁移,可开发迁入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地区经济,改善原先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综合环境。不合理的人口迁移,一定程度上会引起或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②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市,既积极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