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24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复读班艺术类文化补习班火热报名中...
所在位置:首页 > 家长课堂 > 心理绿苑
探秘花季心灵
发布人:梁琪嘉 时间:2010-8-25
    高中生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有一些交叉。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高中阶段心理的发展大体有不冷静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社会性等几个基本特点。

1、不平衡不冷静性。

    不平衡性表现在心理上的最直观的体现是对周围环境及生活水平的不平衡,心理的脆弱使的成绩差一点的高中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成绩好的一些同学差生一点心理上人的憎恨。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不冷静性主要表现为遇到一点点心理上的不顺或者在想事情想不到头绪时就会有一种过激的行为,曾至做出过激的事情。报道称,今年4月22日下午6时30分,广东韶关市某村83岁的老翁王某被发现头部受伤,躺在自家菜地旁的小沟里。送医院急救,不治身亡。调查发现,王某脑内多处受伤,初步确定系重型颅脑损伤死亡。4月23日下午3时,一名19岁的高中生陈某在其父亲和老师的陪同下投案自首。事后,据****评论称这个高中生已经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他杀人前正处于“激情”状态。在心理学上,我们把人的情绪状态分为三种:心境、激情和应激。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这位高中生当时在那种状态里,只要有不同意见,就会反应过激。但事后他会后悔。对这种心理有问题的孩子,其实早期干预比较有效。那种不良情绪状态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可没引起家长、老师、同学的关注,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在情绪累积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干预,累积到最后,会因为一件事,或者一个念头的触发,而变成激情状态,到了那个时候就会在激怒下做出一些违法犯罪,令他自己事后也会后悔的事来。

    高中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可能使一个原本成绩****的学生在激怒的情况下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虽然事的后会后悔但那也无法弥补法律对其的制裁。

2、动荡性。

    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的年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据网络调查发现高中生心理疾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郁闷:发病率占80%

主要表现形式为精神委糜不振,少言少语,但却偏偏爱发唠骚,面色深沉,心情压抑。病理占为众多琐事(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事业,网事无聊等)所困扰,导致心情烦燥,心理产生不明的压力,看什么事都会觉得不顺心。整天在心理极度郁闷的环境下度过,便自己的心理受到具大的压力而倍感空虚。

②寂寞:发病率占60%

表现为少言语,强欢笑,想要做些事情,却又理不出头绪,一副不知所云的样子。本应充实的心理并不充实,缺少了某一种制造快乐的东西,而倒致了你的心里极度空虚。使自己总想把今天的事情移到明天再做而不充实的今天是心理寂寞的罪魁祸首。

③颓废:发病率占30%

表现为精神委糜不振,一副不死不活的模样。不论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他都愿意接受,任事情随意的向下发展,不管不问的任自己颓废下去。

④堕落:发病率占30%

表现为看似一切前卫,超前,又似是敢做敢当,其实恰恰相反。堕落属于一种慢性自杀,一种令你随时走向崩溃边缘的精神,它左右着你的思想,使你放纵自己,从而慢慢杀掉自己,而当你真的开始时,已是无可救药了,但并非是无药可救。

⑤烦燥:发病率占70%

表现为心情极不稳定,不知自己该干些什么,见什么烦什么。由于某一时或某一事,包括没有理由的莫名因素引发的情绪不安。感觉自己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⑥心理变态:发病率5%

一切行为都不是很正常,而令人感到浑身不舒服,不自在,行为举动,言语,属变态而无二类。从小受到了某种刺激,而后开始排拒正常的世事,再或者与他(她)自身体内分泌的激素有关,做任何事情没有想清楚,不论后果如何,单凭感觉。

⑦钻牛角尖:发病率:30%

表现为看其面便知其为人固执,死咬一个理不放,也许部分人还会带有蛮哼不讲理的成分存在。此类人性格应属极端,相处起来也许不会很容易,而要想发生争执也许也不会很容易。

在现代化的教育系统中虽然对以上这些高中生心理疾病方面的关注程度越来越大,便有些高中生的心理疾病不容易看清,存在于一种经较复杂的心理环境下。伴随高中生成长的老师在多关心、多了解、多理解,多指导的情况下对于以上的常见高中生心理疾病都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3、自主性

高中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于父母、老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对许多事物都敢于发表个人意见,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

4、前瞻性。

高中生属于青年阶段,而青年是连接过去与将来的中介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发展与未来是高中生最向往也是最广阔的领域。 这种面对未来的前瞻性使得高中生特别地富于理想,它引发高中生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这种对未来的占有优势,使得人们总是把青年同社会的未来相联系,而盲目的活在心理想像的理想状态下是高中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形式,也是形体上一种不劳而获的惰性行为。

5、社会性。

虽然心理内容的社会性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出现了,但是更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化,则是在青年期完成的。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就好像在人生的旅途中,豁然开朗地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如果说小学生心理的发展主要是接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那么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心理的发展就愈来愈多地接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很想像大人一样对周围的问题做出褒贬的评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如模拟角色活动“假如我是校长”、“假如我是班主任”,对自治、自理、自立、自行结社、创办协会、刊物等的要求,充分表明他们思考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校的范围,做集体、国家主人翁的思想开始萌发并日益强烈。尤其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成为他们意识中的重要问题。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愿及抉择时,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具现实性和严肃性。而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社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高中生在刚开始自己的高中生活时对环境不熟悉、一年后对生理发育上产生的性幻想,毕业时对学业的选择压力等等都可能让一个成绩优秀的高中生产生心理上不同程度的疾病。如:人际关系紧张、厌学、暴力倾向、师生关系淡漠、脆弱、敏感、辨析力差、自私、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等。

如保更好的处理让以上种种疾病很少发生,甚至不发生就成为老师、家长甚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以上这些高中生阶段的心理疾病的控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通过家长学校的举办端正家长的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2、家长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团结、和睦、融洽),争取创建学习型家庭。

3、亲子对话。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孩子,让我们坐下来谈谈”的观念和模式。

4、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心灵的沟通与关心最能打动人。通过访校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苦恼、困难和想法,体贴入微,才能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解决他们的问题。

5、尊重孩子。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的成绩和决定,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们尽力发展了即可。

6、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分析、引导和帮助改正。对问题不是包庇,在于解决和治疗。虽不能为其走路,那就为其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

    对于学生已形成的心理障碍,我们不能倒转历史,只能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把握中学阶段这一关键,力求纠正和克服。作为教师,该如何去做呢?

1、要爱学生,更要使学生学会爱人

    教师的爱具有巨大的作用,它是教育的桥梁。《学记》中讲的“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情感是知识传授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唤醒学生的爱心,萌发学生善良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可以说爱心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爱心是教师一切教育艺术、技巧、方法产生的基础与源泉,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是人的一种积极的高尚的情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只有怀着一颗关切的爱心去接触学生,才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他的爱,他就会对人生充满着希望和愉快,,从而使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别人。可见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智力,转化学生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有极大的激励和感染作用。情绪心理学认为,人在心情舒畅时,才思敏捷、妙语连珠、幽默机智,各种能力都增强;反之,如果情绪低沉、沮丧、忧郁,那就会思维迟钝、记忆衰退、语言呆板,各种能力下降。教师应及时控制自己与学生的情绪,才能获得一把开启学生心灵之钥匙。

2、要理解和宽容学生

    理解是一种心理换位,是指能站在他人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教师虽为人师,但不应就此将自己束之高阁,而应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了解并理解学生的需要。譬如,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有一位同学试卷下压着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心虚的想要偷看。我并没有按照定式将他提交给教导处,而是避开其他同学的注意默默地拿走了纸条。因为我知道一旦声张会使他在同学面前大失颜面,进而伤及自尊,产生自卑。事后,这位同学主动找我来承认错误,我不失时机的对他加以教育,并从正反两方面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分析,指出他之所以作弊是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说明他主观上是要求上进的,但客观上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象爱迪生、林肯一样善于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经过这件事之后,他在学习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不但上课认真,而且成绩突飞猛进。正如他所言,这****缘于教师的理解与宽容。

3、要尊重学生

    人们对尊重的需要有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自尊包括对获取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承认、接受、关心和赏识等。因此一个具有足够自尊心的人总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而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别人给予的尊重为基础的。教师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仅是一个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也会觉得教师一直对他是欣赏的、尊重的,能让他自由提出意见、发表见解。教师尊重学生实质上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能养成学生乐学的心理。

4、要信赖学生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戒过青年教师:在任何时候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即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有能力学好的,相信学生的缺点是可以改正的。教师的这种信赖一旦传递给学生,就会使他们感到自己与别的学生一样具有才能,对自己的缺点有改正的勇气。教学与教育过程中需要创造教师友好的信赖学生的气氛,多给学生以赞扬,因之赞扬就像温暖人的心灵的阳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教师必须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与他们多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起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当学生在认识上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时,教师要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教师的循循善诱、亲切教诲必然感化学生,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克服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咨询处:保定市竞秀区七一中路1317号     咨询电话:0312-4442550

崔老师:15350617957(同微信)    高老师:19213065640(同微信)

陈老师:13833233159(同微信)    祖老师:19213027557(同微信)

ICP备案号:冀ICP备1703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