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了解债券和目前我国发行债券的种类 Ⅰ
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的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种类 |
发行主体 |
风险状况 |
收益情况 |
流通性能 |
国债 |
中央政府 |
低 |
低 |
强 |
金融债券 |
金融机构 |
中 |
中 |
中 |
企业债券 |
公司企业 |
高 |
高 |
较差 |
51.知道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Ⅰ
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52.了解商业保险的种类、特点及订立商业保险应遵循的原则 Ⅰ
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类型 |
对象 |
种类 |
人身保险 |
人的寿命和身体 |
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 |
财产保险 |
财产及有关利益 |
汽车保险、运输保险、房产保险等 |
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53.通过比较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保险的异同,说明不同投资理财行为 Ⅱ
比较 |
储蓄 |
债券 |
股票 |
商业保险 | |
异 |
性质不同 |
储蓄 |
债务凭证、限期偿还 |
股份凭证 |
风险保障 |
受益权不同 |
取款获息,安全性****。 |
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 |
收得股息、分享红利,经营好坏决定收益。 |
按保险条款,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经济补偿。 | |
偿还方式不同 |
按存款方式获得本金和利息。 |
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
股金不能退,只能出售股票。 |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可获得赔偿或保险金。 | |
投资效益不同 |
利率较低,风险较低。 |
信用度高,收益高,流通性强,时间长,风险较储蓄大。 |
收益高,风险大 |
有回报,时间长。 | |
同 |
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
54.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Ⅱ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5.阐述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Ⅲ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56.了解按劳分配的内容、客观必然性及意义 Ⅰ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57.了解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Ⅰ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适用于个体经济。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
58.评述建立和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的意义 Ⅳ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出,以造福人民。
59.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 Ⅰ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60.理解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Ⅱ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重要落实措施: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61.了解效率的含义及追求效率意义 Ⅰ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的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62.理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Ⅱ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保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②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63.评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Ⅳ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64.明确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Ⅱ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65.了解财政的含义 Ⅰ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66.理解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Ⅱ
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扩张性财政政策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
适用情况 |
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
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 |
主要措施 |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 |
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
具体目标 |
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
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
联 系 |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总量平衡 |
拓展比较: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 ||
区 别 |
含义 |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
内容 |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保护代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调整,间接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 | |
政策的 制定者 |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指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
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 |
联 系 |
① 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 ② 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 ③ 当前我国采用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67.知道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含义 Ⅰ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根据具体的用途,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68.了解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Ⅰ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69.知道财政收入的来源 Ⅰ
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税收收入 |
国家作为强制机关通过税收机关向纳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而获得的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
利润收入 |
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和股份制企业的参股者,凭借投资者身份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中按规定上缴国家的部分,国家从参股企业中获得的分红收入 |
债务收入 |
国家通过借贷方式,从国内外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国家财政部门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券,向外国或国际金融机构取得的借款 |
其他收入 |
国家作为行政管理者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获得上述税、利、债以外的财政收入形式,主要包括收费、罚款和公共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 |
70.了解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Ⅰ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不外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国家应该根据具体情形,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
国家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
财政状况 |
影响 |
收大于支 |
财政盈余 |
财政资金未得到有效运用,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
收小于支 |
财政赤字 |
财政支出靠借债维持,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 |
收等于或略大于、略小于支 |
收支平衡 |
财政资金得到有效运用 |
71.评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 Ⅳ
财政支出对经济的重要影响:集中力量办大事。
财政支出对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对人民生活有保障。
72.理解税收的本质和税收的基本特征 Ⅱ
人们习惯将税和税的征收合成为税收。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