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24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复读班艺术类文化补习班火热报名中...
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课堂 > 物理辅导
2015高三物理一轮复习14:直线运动
发布人:7 时间:2015-1-27

单元讲评教案一 直线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订正试卷,让学生知道在解题过程中应细心谨慎,并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通过学习小组的合作订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提高。

3.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和谐、有效、生动的课堂。

教学方法

讲评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重点

选择题第568;实验题第9;计算题第1012题。

教学难点

1.易错题的突破,审题思维的培养;

2.选择题第5,计算题第12题。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1)选择题(1~8,每题6,48):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实验题(9,15):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3)计算题(10~12,47):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原理、物理公式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

2.难度比例:容易题:60%;中等难度题:30%;较难题:10%

试卷立足面向全体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突出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3.试卷集中反映的问题

(1)基础知识把握不牢固,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

(2)审题能力欠佳,对问题缺乏深层次、全面思考。

(3)实验分析、评价能力差。

(4)计算题书写不规范。

二、小组讨论、自主更改

1.小组在试卷下发后自主订正,能自己订正的在题号前打,不能自己订正的在题号前打“×”(课前学生自己解决)

2.小组合作订正:针对上一步骤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完成。

三、典型分析,总结提升

在学生自主更正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典型错误,注重解题思路的分析和引导,方法的总结提升。

【以下是教师讲解部分】

考点一:参考系、质点、位移等基本概念的考查

【考点解读】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如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参考系在运动描述中的应用;在实际问题中搞清位移与路程。

【考查题目】126

【考题详析】26

2:D 解析:路程是指运动物体运动径迹的长度,而位移是物体运动过程中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既包含长度,又包含方向。当物体做直线往返运动时,路程一定大于位移大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除此之外,路程都要大于位移,所以,AC错误;假如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周,则路程不为零,但是位移却是零,所以B错误;质点由位置A到位置B,可以沿不同的路径运动,路径长度可以不相等,即其路程可能不相等,但初位置和末位置确定,所以位移一定相等,D正确。

【易错剖析】有些同学忽略了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路程和位移的大小才相等而导致错解。

6:AD 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所以A正确、B错误;位移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它代表的是位移的方向,而温度是标量,温度的高低有零上与零下之分,负值表示的是低于零摄氏度的温度,所以C错误、D正确。

【易错剖析】(1)不能充分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分不清矢量和标量,没能正确理解矢量正、负号的含义。(3)比较矢量时只比较****值大小即可。

【本考点其他题目详解详析】

1:D 解析: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是为了描述问题方便而人为引入的。合理科学地引入质点模型,可以使许多问题大大简化,所以A错误。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必须要看物体的大小或形状,例如,地球虽大,但在描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就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因为地球的体积与自转对于研究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不会产生影响,所以可以忽略地球的体积而把它看作质点;原子虽小,但在研究核外电子绕核运转的时候,就不能把原子看作质点,所以BC错误,D正确。

考点二:速度的考查

【考点解读】注意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

【考查题目】49

【考题详析】9

9题 解析:只要DFFH的长度数值非常接近35.5 mm52.0 mm即可,但是速度的计算值必须要与长度值满足对应关系,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重锤的下落可以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匀变速运动中时间中点的即时速度等于全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算出DF段的平均速度即为E点的速度;同理可以求得G点的速度。

答案:(1)35.5 mm 52.0 mm (2)0.887 5 m/s 1.3 m/s

【易错剖析】(1)记不清毫米刻度尺的读数原则导致错误;(2)公式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考点其他题目详解详析】

4:C 解析:设全程位移大小为2s,则汽车在前半段速度为v,后半段速度为,以走****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C正确。

考点三:加速度的考查

【考点解读】要深刻理解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物体做加速或减速运动的条件。

【考查题目】35

【考题详析】5

5:C 解析:设足球飞来速度为v0=12 m/s,踢出速度为v=-24 m/s,a=m/s2=-360 m/s2,C正确。

【易错剖析】加速度公式a=中的速度是矢量,应该规定好正方向,有些同学因为没有规定好正方向,只将速度的大小代入公式导致错解。

【本考点其他题目详解详析】

3:C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并非是增加的速度;加速度大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但不见得是物体速度变化大;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间没有关系,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物体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ABD错误,C正确。

考点四: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考查

【考点解读】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公式、推论解决实际问题。

【考查题目】710

【考题详析】7

7:AC 解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位移处速度为,在中间时刻处速度为,所以物体在AB两点中间位移处速度为5v,在中间时刻处速度为4v,而物体的加速度为a=,v=v0+at得物体通过前半程用时,A;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B,C;后半程物体速度增加2v,D错。

【易错剖析】本题难易程度属于中等,易误点在于考生不能灵活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典型公式而导致错解。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典型公式(Δs=aT2)是解决一切运动学问题的基础。

【本考点其他题目详解详析】

10

解析:(1)整个运动过程分三个阶段:匀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匀减速运动。可借助vt图象表示,如左下图所示。

利用推论=2as+(130-)·vmax+=1600 m,其中a1=1.6 m/s2,a2=6.4 m/s2

解得vmax=12.8 m/s(另一解舍去)

(2)首先要回答摩托车以什么样的方式运动可使得时间最短。借助左上图所示的vt图象可以证明:当摩托车先以a1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max',紧接着以a2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时,行程不变,时间最短。如右上图所示,设最短时间为tmin,tmin=

=1600 m

其中a1=1.6 m/s2,a2=6.4 m/s2

由②解得vmax'=64 m/s

tmin= s+ s=50 s

即最短时间为50 s

答案:(1)12.8 m/s (2)50 s

考点五: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的考查

【考点解读】运用图象解决直线运动问题,根据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且常与追击、相遇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考查。

【考查题目】81112

【考题详析】812

8:BD 解析:vt图象描述的是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从题图可以看出,该物体先是沿着设定的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s时位移达到负方向最远处,此时速度变为零,接着沿着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s时回到出发点。所以,BD正确,AC错误。

【易错剖析】(1)易看错坐标系,如误将st图象当作vt图象进行分析。(2)不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3)不清楚图线的点、斜率、面积等的物理意义。(4)不能将图象和实际运动结合起来而导致错误。

12

解析:人与小车两者速度相等时,是人追上小车的临界条件。

两者速度相等时,

v=at,t=s=6 s,

人的位移s1=vt=6×6 m=36 m,

小车的位移s2=m=18 m,

s2+s0=18 m+25 m=43 m>s1=36 m,因此人追不上小车。

最小距离为Δs=s2+s0-s1=43 m-36 m=7 m

答案:追不上 m

【易错剖析】本题属于中档题,易错点在于审题不清,弄不清楚人追上小车的临界条件(共速)而导致错解。

【本考点其他题目详解详析】

11

解析:(1)0~2 s,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1=m/s=2.5 m/s;

2~6 s内物体的位移不变,说明物体静止;

6~8 s内物体的位移均匀增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2=m/s=5 m/s

(2)平均速度公式v=,s内的平均速度v==1.875 m/s,

s内的平均速度v'=0.83 m/s

答案:(1)见解析 (2)1.875 m/s 0.83 m/s

教学反思

1.加强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训练。

2.夯实基础,重视能力。要想考出好的成绩,必须具备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要加强实验教学,应重视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4.跳出题海。高考练习题应以夯实基础、追求质量为先,以落到实处为重,量多并非一定取胜,要精,要举一反三,要实,要注重平时


学校咨询处:保定市竞秀区七一中路1317号     咨询电话:0312-4442550

崔老师:15350617957(同微信)    高老师:19213065640(同微信)

陈老师:13833233159(同微信)    祖老师:19213027557(同微信)

ICP备案号:冀ICP备1703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