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24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复读班艺术类文化补习班火热报名中...
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课堂 > 历史辅导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保定远飞学校
发布人:胡倩文 时间:2019-12-26

保定远飞学校内部资料-历史

【核心考点】
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内容 链接点
政治 分封制、宗法制、世官制 井田制是西周分封制实行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政治制度,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出现,井田制遭到破坏,分封制随之日益崩溃
经济 井田制、青铜时代、工商食官
文化 学在官府、礼乐制度

【知识线索】


【知识梳理】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我国第一个王朝)。禹死后,儿子启即位,“传贤”演变成“传子”,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2、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商朝:
①内服和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方。商王在不同程度上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
②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地方设侯或伯。
③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具有神秘色彩)。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分封的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
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②分封的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周王处于“天下共主”地位)
③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④分封的内容:授土授民。
⑤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⑥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⑦诸侯权力: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服役。
⑧特点:a.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b.重亲缘,轻法度;c.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⑨评价:(一)积极:a.扩大了周王朝的疆域,带动了地区发展;b.确立了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加强了其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社会秩序。
(二)消极:后来,由于诸侯国与周王室联系减少,地方上有较大的独立性,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威胁周王室统治。
⑩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
a.主要原因:分封制下,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b.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西周后期,王权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楚王****”是其表现。)

2、宗法制(家国一体)
①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②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④等级:根据血缘亲疏,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密等级制度。
⑤特点:a.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紧密结合;
c.西周的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d.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
⑥评价:积极:a.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b.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纠纷,有利于维护统治集
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消极:a.传宗接代观念,重男轻女思想;b.等级观念严重;c.宗族派别观念严重,
容易产生家族本位、人情关系和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和纽带。

宗法制配合分封制:

4、维系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礼乐制
①含义:“礼”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
②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
③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更有效地统治人民。
④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⑤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⑥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②王权和神权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③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④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高考真题】
1.(2017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A

2.(2016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B

3.(2014全国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周代“雅言”(通用语)的起源地。由材料中的“学说统一的‘雅言’”,可推知“雅言”应该是周代的通用语。周代的“雅言”自然应该是以周朝发源地的地方方言为基础而形成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的发源地在今天的陕西省,故C项为正确答案。
4.(2013全国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墓葬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材料信息看,秦国除君主墓葬规模宏大外,其余墓葬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这说明分封制在秦国基本被废除,出现了国君独大和集权统治,C项说法正确。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国实力增强,进行争霸、兼并战争,分封制逐步瓦解,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力不强,随着诸侯国力量的增强,王室日益衰微,B项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遭到破坏,D项说法错误。

【仿真模拟】
1.(2018吉林长春二模)周代分封制是“本大而末小”,“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以构成“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君臣隶属关系。据材料可知(  )
A.周代国家地方自治政权普遍建立
B.王权至上、强本弱末是根本原则
C.分封地域覆盖了中华民族发祥地
D.受封诸侯有“以供王职”等义务
【答案】B

2.(2018云南昆明调研)西周初年各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大行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这说明西周 (  )
A.分封制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
B.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垂直管理
C.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
D.政治中心实现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
【答案】C
【解析】分封制是西周初年开始推行的制度,并非周公执政才推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周公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分封制并不是垂直管理,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周公征服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分封齐、鲁、燕、卫等国进行管理,可见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故C项正确;西周的政治中心在镐京,材料仅体现了周公东征后对所征服地区实行分封,不能说明政治中心已经迁移到东部,故D项错误。
3.(2018河北承德联考)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  )
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
C.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D.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答案】C

4.(2018湖南衡阳月考)西周时期,许多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簠,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词语。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
B.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
C.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
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
【答案】B
【解析】皇权指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对全国的人民、土地、财富的控制和管理权。秦朝开始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强调大宗的特殊地位,宣扬血缘继承关系,西周时期将大宗的地位刻在簠上体现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故B项正确;君权神授指君主的权力由神授予,材料中权力来源于大宗血缘继承,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只是对于权力的宣示并不能真正的防止僭越周礼,故D项错误。
5.(2018湖北名校联考)《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  )
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
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
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
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
【答案】B
【解析】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结论正确,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据材料“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得出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是在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是在春秋时期,故D项错误。
6.(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这说明战国时期(  )
A.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
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
C.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D.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
【答案】D

7.(2018安徽蚌埠质检)乾隆年间,刑部制定条例、严厉禁止盗卖宗族公产,包括义田祀产以及宗祠房屋,违者处以重刑。此条例颁行后,各地宗族在修订宗族法时,皆增立专条,要求将本族族产的数量、种类、分布等情况报官备案,这表明(  )
A.政府是宗族公产实际所有人
B.盗卖宗族公产现象愈演愈烈
C.宗族是传统中国的重要根基
D.修订宗族法唯官府马首是瞻
【答案】C
【解析】宗族公产属于宗族所有,材料反映了政府立法保护宗族公产,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法律对盗卖宗族公产现象的打击,没有反映盗卖宗族公产现象愈演愈烈,故B项错误;法律保护宗族公产,宗族修订宗族法并报官备案,说明宗族有利于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族积极响应政府保护宗族公产的行为,而非唯官府马首是瞻,故D项错误。
8.(2018广东东莞期末)周朝揖让之礼分为三种,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这最能反映(  )
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B.血缘关系有亲疏远近之分
C.礼乐制度极其复杂和繁琐
D.礼乐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成
【答案】D

9.(2018安徽芜湖一模)学者许倬云曾说:“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B.宗法制下形成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周王通过宗族纽带维护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可知,强调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即分封制和宗法制,说明西周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而非宗法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特点而非其产生的影响,故C项错误;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10.(2018山西太原期中)礼、乐源自氏族社会的风俗习惯,被加进等级制度的内容而制度化。《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  )
A.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
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
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
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
【答案】A



学校咨询处:保定市竞秀区七一中路1317号     咨询电话:0312-4442550

崔老师:15350617957(同微信)    高老师:19213065640(同微信)

陈老师:13833233159(同微信)    祖老师:19213027557(同微信)

ICP备案号:冀ICP备1703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