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练2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Ⅰ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B.Ⅱ含量虽少,但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C.Ⅱ和Ⅲ称为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
D.P、S、K、Ca、Zn属于大量元素
解析: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合称为必需元素。Zn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D
2.(2019·东莞期中)下列关于组成生物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微量元素因含量极少而不如大量元素重要
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的种类和含量上都相同
C.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植物缺乏N和Mg,将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叶片颜色变黄
解析: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含量极少,但其作用不可缺少,如缺乏则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疾病,A项错误;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B项错误;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C项错误;N和Mg都是组成叶绿素的元素,缺少N和Mg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而使叶片发黄,D项正确。
答案:D
3.下图是构成细胞的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情况。则对①②③所表示的物质及其所能表现的生理功能推测错误的是( )
A.①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B.②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
C.③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①②③必为同一类物质
解析:叶绿素中含有Mg,所以①可能是叶绿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A项正确;血红蛋白中含有Fe,所以②可能是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作用,B项正确;磷脂含有的元素是C、H、O、N、P,所以③可能是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C项正确;①②③为不同类物质,D项错误。
答案:D
4.(2019·南宁模拟)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B.①和②均能萌发形成幼苗
C.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只来自种子中的糖类
解析:图中④是自由水,⑤是结合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A项正确;①晒干的种子能萌发形成幼苗,②烘干的种子不能萌发形成幼苗,B项错误;③是无机盐,在生物体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C项错误;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来自种子中的有机物,D项错误。
答案:A
5.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B.植物叶肉细胞内Mg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C.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D.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不能标记DNA
解析:细胞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A项正确;植物叶肉细胞内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故可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B项正确;血浆中的无机盐浓度会影响渗透压,进而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项正确;由于DNA中含有N元素,故用含15NH4Cl的培养液培养大肠杆菌能标记DNA,D项错误。
答案:D
6.下列哪项不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功能( )
A.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B.催化基因转录出信使RNA
C.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
D.为蛋白质分子合成提供能量
解析:细胞内的含磷化合物有磷脂,DNA和RNA、ADP和ATP等。磷脂是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A项正确;RNA聚合酶催化基因转录出信使RNA,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含有磷,B项错误;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C项正确;ATP为蛋白质分子合成提供能量,D项正确。
答案:B
7.(2019·桂林期中)下列关于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
B.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原料
C.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
D.镁是构成植物光合色素的必需成分
解析: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不是构成类胡萝卜素的成分。
答案:D
8.(2019·潍坊质检)下列有关水和矿质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矿质元素是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必需组成成分
B.休眠的种子和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相对较低
C.合理施肥可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速率,从而提高产量
D.水是植物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许多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均有水的参与
解析:淀粉、纤维素、糖原是生物大分子,但不含有矿质元素。
答案:A
9.双缩脲试剂(A液:0.1 g·mL-1的NaOH溶液,B液:0.01 g·mL-1的CuSO4溶液)可以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
A.待测组织样液→加入B液1 mL→注入A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B.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1 mL→注入B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C.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和B液的混合液1 mL→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1 mL→注入B液4滴→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解析: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1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1 CuSO4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向待测组织样液中加A液1 mL,造成碱性环境,然后再加入B液4滴,最后观察颜色的变化,变成紫色,说明有蛋白质的存在。
答案:B
10.学习小组选用苏丹Ⅲ染液、使用显微镜检测和观察花生子叶中的脂肪,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理: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B.步骤:切取子叶薄片→苏丹Ⅲ染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
C.现象:花生子叶细胞中有被染成橘黄色的颗粒
D.结论:脂肪是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解析: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A项正确;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C项正确;花生子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而不是脂肪,且该实验无法反映物质含量的多少,D项错误。
答案:D
11.表格中是某同学探究不同材料中还原糖含量高低的实验数据。下列对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项目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苹果提取液 2 mL
雪梨提取液 2 mL
白菜提取液 2 mL
蒸馏水 2 mL
斐林试剂 1 mL 1 mL 1 mL 1 mL
水浴加热 砖红色很深 砖红色深 砖红色较浅 无砖红色
A.苹果组织细胞中还原糖含量较高
B.白菜叶肉细胞中也含有还原糖
C.试管4中溶液为无色
D.三种植物材料与斐林试剂反应的原理相同
解析: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在水浴加热(50~65 ℃)的条件下会生成砖红色沉淀,且还原糖含量越高,生成的砖红色越深。据此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苹果组织细胞、雪梨组织细胞和白菜叶肉细胞中均含有还原糖,且还原糖含量依次递减,A、B、D项正确;试管4中溶液呈现出斐林试剂原本的颜色,即蓝色,C项错误。
答案:C
12.(2019·惠州期中)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 ℃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解析: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因此小麦种子在20 ℃培养箱中培养时,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糖较少,小麦种子在30 ℃培养箱中培养时,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糖较多,因此用斐林试剂检测时,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淀粉是非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时,不产生砖红色,产生斐林试剂本身的蓝色。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12分)某果农苹果园的苹果近几年均出现小叶病,有同学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同学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设计实验来帮助他们解决分歧。
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幼苗生长发育影响的比较,判断出现小叶病的原因。
(1)方法步骤:
①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________培养液和________培养液,再取等量培养液分别加入三个培养缸中,并编号为A、B、C。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放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苹果幼苗的生长发育状况。
(2)结果预测和分析:
①若A、C缸内苹果幼苗叶正常,B缸内苹果幼苗叶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锌引起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苹果小叶病与缺镁有关还是缺锌有关,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锌和镁的有无,即对照组为****营养液,实验组分别是缺锌营养液、缺镁营养液,将苹果幼苗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观察苹果是否出现小叶病。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①缺锌 缺镁
②将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分别放在A、B、C培养缸中
③相同且适宜的
(2)②若A、B缸内苹果幼苗叶正常,C缸内苹果幼苗叶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是由缺镁引起的 ③若A、B、C缸内苹果幼苗叶均正常,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和缺锌无关 ④若A缸内苹果幼苗叶正常,B、C缸内苹果幼苗均表现出小叶病,则说明苹果小叶病与缺镁和缺锌都有关
14.(12分)许多植物如花生、蓖麻等的种子中储存有大量的脂肪。某同学想知道:除种子外,植物的其他部分如根尖细胞中是否也含有脂肪?请帮助他补充完善以下实验方案。
(1)做出假设:根尖细胞中含有脂肪。
(2)实验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材料:新鲜洋葱根尖,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蒸馏水,载玻片,盖玻片,________,刀片,培养皿,镊子,滴管。
(4)主要实验步骤:
①取一培养皿,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再将洋葱根尖浸泡其中。5 min后取出,并用清水漂洗。
②以经过处理的洋葱根尖为材料。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再在装片的盖玻片上加一块载玻片,用手指轻压,使根尖组织细胞分散。
③揭去盖玻片,在洋葱根尖上滴加2~3滴苏丹Ⅲ染液,染色3 min。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显微镜观察:在低倍镜下找到比较清晰的根尖组织,并移到________,换高倍镜观察,并调节________使物像清晰。
(5)最可能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题目中要检测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所以对于实验原理,应从检测脂肪所用的试剂及现象入手(见答案)。
(3)观察细胞中被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脂肪,需在显微镜下观察。
(4)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并制成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目标后,因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小于低倍镜下的观察范围,所以需将其先移动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换高倍镜后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即可。
(5)洋葱根尖细胞中应该也有脂肪,所以最可能的结果是出现橘黄色。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2)①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2分) ②苏丹Ⅲ可溶于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2分)
(3)显微镜(2分)
(4)④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根尖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2分) ⑤视野中央 细准焦螺旋
(5)洋葱根尖细胞中出现橘黄色(2分)
15.(16分)(2019·江苏卷)为探究玉米子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子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子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滴管 ③量筒 ④酒精灯 ⑤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子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子粒纵切,滴加________,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40 ℃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①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
②试管2中应加入的X是________的提取液。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若试管4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检测蛋白质或多肽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该实验需要用量筒量一定量的蛋白质溶液、双缩脲试剂A液,需要用滴管滴加双缩脲试剂B液,但是该实验不需要加热,也不需要显微镜观察,故选①②③。
(2)检测淀粉应该用碘液;胚乳呈现蓝色块状,说明胚乳含有大量的淀粉,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变小了,说明玉米发芽的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了。
(3)①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的作用,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和淀粉,作为对照试验,其可以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②根据单一变量原则,1号试管加的是缓冲液作为对照,3号、4号实验组分别加了发芽玉米提取液、淀粉酶溶液,则2号试管加的X溶液应该是发芽前玉米提取液。
③3号试管发芽玉米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了还原糖,因此其颜色由蓝色变成了砖红色;如4号试管的颜色没有从蓝色变成砖红色,可能是因为淀粉酶已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
答案:(每空2分,共16分)(1)双缩脲 ①②③ (2)碘液 玉米发芽过程中胚乳的淀粉逐渐减少 (3)①排除用于实验的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糖 ②发芽前玉米 ③蓝色→砖红色 淀粉酶已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