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24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复读班艺术类文化补习班火热报名中...
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课堂 > 语文辅导
2012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语文 专题三
发布人:陈青玲 时间:2013-1-6

2012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语文 专题三

【真题示例6】(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5题)问:这一段在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时,实际上谈到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 (每条不得超过8个字)
【题目相关范围】
旧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现实生活适合不适合,有用处没有用处;学古人的文章,意在把那一套程式和腔调模仿到家,不问它对于抒发心情相配不相配,有效果没有效果。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标在于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到“食廪”,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能,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的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
【透视解析】
【真题示例7】(2007 上海卷) 11.综观全文,概括“重西湖”的主要原因(5 【题目相关范围】
(8)西湖的水,汇聚着千年的沧桑。西湖里叶叶扁舟,讲着悠远的、不尽的故事。西湖边的长街小巷里,藏着各朝各代太多的记忆。这里有梁祝、济公、白娘子,更有白居易、林逋、岳飞本、文天祥、龚自珍、鲁迅。杭州城无处无典故,无处非景观。杭州的历史文化只有杭州的自然风景配得上,杭州的自然风景也只有杭州的历史文化配得上。
(9)清诗人袁牧有诗曰:“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10)“重西湖”,因了岳飞、于谦,又不仅仅因为岳飞、于谦。还因为苏东坡。最重杭州的人,不是你,不是我,是杭太守苏东坡。山上的鸟都认识他,水里的鱼都认识他!他在杭州抒发情怀的诗就有400首!写西湖也没有人写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据说诗人毛泽东多次到西湖,但没写过一首西湖诗。她说《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太绝了,就“不敢造次”。
(11)“重西湖”还因为抗清英雄张苍水的临刑绝呼:“好山色!”张苍水“带镣长街行,告别众乡亲”――官巷口的刑场,杭州百姓已是素衣素服,白茫茫一片来送行。张苍水气势豪迈地拜别乡亲,又满怀深情地看一眼那温润绵延的山岭。“好山色!”这是英雄留给西湖最后的声音。
(12)“重西湖”,还因为西湖的山水留下过鲁迅的足迹。白娘子的传说引发他为普通民众追求心灵自由的呼喊,激发起这位反封建战士的斗志。有谁会像他那样,对雷峰塔如此深切的关注,并将态度鲜明地表达出来?
(13)“重西湖”,还因为杭人为明日杭城绘制一幅幅的蓝图。杭州人说: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西湖、浙江的西湖,更是中国的西湖、世界的西湖。西湖的每一寸岸线、每一块绿地、每一处设施、每一处景观,都要让市民和游客共享。杭州刺史白居易曾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西湖展现的,是美,是大气,是包容。
(14)西湖的早晨,是老年人的乐园,鹤发童颜映朝阳,揭开西湖每天的序幕。西湖的白天属于旅游者他们带着家人和朋友来亲近西湖,拍摄下一幅幅复习户风光,无意中自己也成为西湖一景。西湖的夜晚,属于下班族和情侣,映月三潭,秋月平湖成了温馨的背景。
【透视解析】
三、知识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知识性,有两个层次:一是知道,对题干所提的一些技巧、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要知道,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能够辨识,面对语言材料,能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抽取辨识。
规范性,指的是要遵从各类题型的答题规范。头脑中要有题型概念,要明确掌握各类题型答题规范
比如高考如出考察作品语言方面的题:
(1)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2)某处从语言上看有什么特点。  
(3)谈谈本文语言的风格。  
(4)某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要答这类考题,我们头脑中要有如下知识库存,知道高考对文章语言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①质朴平实。②华美精致。③含蓄蕴藉。④诙谐幽默。⑤****恰当。  
B 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意蕴丰厚。  
②词语运用富有特色,生动传神。  
③使用叠词,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感。  
④句式整散结合,变化多姿。  
⑤引用诗句,丰富文章内容,富有诗意。  
C ①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  
②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  
③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  
④对偶整齐,有节奏感  
⑤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⑥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⑦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  
⑧设问突出强调  
同时要知道此类考题的答题规范 :
⑴本文语言(修辞)上的特点是……  
⑵结合文本内容、语句含义作解说。  
⑶谈该特点的作用。  
【真题示例8】(2007天津卷)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4分)
【题目相关范围】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地举起美的萌芽,决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降落。
【透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题目要求的“赏析”,是个比较笼统的词,我们可以从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要指明角度,结合语句具体内容分析效果。答案如下: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真题示例9】((2007全国卷)16.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题目相关范围】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输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躜躜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透视解析】本题需熟悉常见表现手法的表达及作用,要判断手法,然后结合内容分析效果。答案:
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比。
好处: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再比如高考如出考察作品结构方面的题:
(1)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2)某处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3)谈谈本文结构的艺术。  
要答这类考题,我们头脑中要有如下知识库存,知道高考对文章结构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铺垫呼应,结构严谨。②前后对比,鲜明突出。③先抑后扬,曲折有致。④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⑤先总后分,层次分明。⑥板块结构,美观严谨。⑦一线贯之,形散神聚。⑧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等等。  
同时也要知道此类考题的答题规范 : 
⑴本文结构上的特点是……  
⑵结合文本内容作具体解说,谈该特点的作用。  


学校咨询处:保定市竞秀区七一中路1317号     咨询电话:0312-4442550

崔老师:15350617957(同微信)    高老师:19213065640(同微信)

陈老师:13833233159(同微信)    祖老师:19213027557(同微信)

ICP备案号:冀ICP备1703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