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24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复读班艺术类文化补习班火热报名中...
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课堂 > 历史辅导
一轮总复习名师讲义:第1讲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发布人:王芳婷 时间:2014-11-28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第一单元 eq \b\lc\|\rc\ (\a\vs4\al\co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基本内容,神权与王权结合,国家制度受到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秦国统一全国后,逐步建立起以皇权独尊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其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从汉至元,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通过调整中央官制和地方行政体制,不断强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明清时期,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并逐步发展到顶峰。

第1讲 商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eq \a\vs4\al(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1.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2.分封制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1.对分封制的几点认识

“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依次递进的五大社会形态。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此处“西周贵族集团”不可误认为是“西周社会”,因为从整个西周社会看还有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

2.对嫡长子继承制的几点认识

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并非确立于西周。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由嫡长子传宗继统,这个系统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故不可误认为西周宗法制下周王是****的大宗。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实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②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③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eq \a\vs4\al(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指一种决策方式,指君主独自掌握国家大权,主要特征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等大权都具有独断性。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则是从地方和中央的关系来看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区别于地方自治的一种国家体制,是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应,地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①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统治。

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大一统”政体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奠定了基本格局。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主题一eq \b\lc\|\rc\ (\a\vs4\al\co1(,,,,))分封制的特点                                                                                      

 SHAPE  \* MERGEFORMAT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s \s \s

 SHAPE  \* MERGEFORMAT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s \s \s

分封制的特点

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主题二eq \b\lc\|\rc\ (\a\vs4\al\co1(,,,,))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SHAPE  \* MERGEFORMAT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s \s \s

 SHAPE  \* MERGEFORMAT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s \s

根据图片和文字材料,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宗法制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作用

(1)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是西周政治的建制原则和指导思想。

(3)成为规范社会、整齐生活习俗的指导思想。     


主题三eq \b\lc\|\rc\ (\a\vs4\al\co1(,,,,))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据三公的职权,概括中枢权力体系的运行特点;据九卿的职责,领会“国”与“家”的关系;抓住三段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官僚政治”“皆受命于皇帝”等,即可总结归纳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1)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主要官职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

 
史料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大事总汇于丞相,或最后请皇帝裁决。

秦朝的三公九卿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为有才能的文武官员,皆受命于皇帝,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与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备………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史料反映出秦朝时中枢权力体系的特点是什么?国与家的关系如何?简要分析秦中央官制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摘自2011年浙江高考T38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要点提纲

史实阐释

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

此处的“早期”是指夏商周三代时期,其承接的是原始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制度必然性地带有原始的迷信色彩。如商朝以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就是这一特点的例证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夏商周的政权虽然具有专制色彩,但分封制之下,各诸侯国有在领地内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等权力,可以说明这一点

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分封制和宗法原则在夏商周三代一脉相传,特别是宗法制原则的影响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可以证明这一点

实行族权政治血缘色彩浓厚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摘自2011年福建高考T38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中王夫之对郡县制有什么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异同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盛行时期

商周等早期社会

秦以后的各个朝代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系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建立基础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传承制度

受封爵位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

官吏地位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土地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共同点

(1)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

(2)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3)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史法研究(一)eq \b\lc\|\rc\ (\a\vs4\al\co1(,,,))分辨史料的类型

在史学家看来,凡是保留了历史信息的东西,都具有史料价值。按照不同的标准,史料可以分出很多类别,常见的主要有两种:

一是根据史料的实效或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可信度,如实物史料、原始的图片等;后者指距离时代较远,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能够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二是根据史料的载体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传史料和影像史料等类型。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等,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史料,如经、史、子、集,著述等,是最主要的史料载体;口述史料是指各种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调查记、座谈录音等,是文字、实物史料的重要补充形式;影像史料是指图片、纪录片、影视资料等。

****的判断史料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是运用历史资料探讨历史问题的基础。分辨史料类型、认识不同类型史料的特点成为当今高考命题的重要角度。因此,掌握辨别史料的相应知识、基本原理,已经成为迎战高考的必修课。

史料一 封建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

——顾炎武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史料二 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1)史料一为二手史料,因为是后人的研究成果,史料二为一手史料,因为是实物史料。

(2)史料一中的“封建”指分封制,反映出其实施的目的是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史料二中“海内皆臣”指秦实行郡县制,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2013·浙江高考)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史料价值。据此可作如下判断:A项说法错误,因为由同时代或者距离那个时代较近的人记录下来的文献资料往往也可作为第一手资料,也具有相当的“真实”性。B项说法错误,它否定了历史记载(文献资料)的真实性。C项说法不********,文物虽然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但并不是任何史实都要由文物来证实。D项说法正确,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各有价值,若能互证,则可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D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5年17考)

分封制(5)

宗法制(9)

礼乐制度(3)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5年6考)

秦朝统一(1)

中央官制(2)

地方官制(3)

考点一eq \b\lc\|\rc\ (\a\vs4\al\co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第一步:审题干

抓关键:战国时期秦国君主墓葬远高于其余墓葬,而其余则无明显差别。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判断理由

选项定位

A

随着经济发展,分封制瓦解

错误选项

B

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诸侯控制力不强

干扰选项

C

秦国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说明战国时秦国出现了国君独大和集权统治

正确选项

D

战国时分封制遭到破坏

错误选项

1.(2013·海南高考)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期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解题提示:①明确回答:对后世影响;②抓关键:“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答案:B

2.(2013·广东高考)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解题提示:①回答词:主要原因;②关键信息: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说明贵族地位下降。

答案:B

3.(2013·山东高考)《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

A.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

C.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解题提示:①关键词:周礼,主要思想;②关键信息:建造的王城大小、形状、门、路和设置都清晰明确。

答案:B

4.(2013·浙江高考)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题提示:关键信息:图表信息可简化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答案:D

考点二eq \b\lc\|\rc\ (\a\vs4\al\co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2013·上海高考)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右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

A.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第一步:审题干

定时空:考查中国古代政治。

抓关键:关键信息“方国联盟”,实施于商代,空余部分应为商朝之后的历朝模式。

第二步:析选项

选项

判断理由

选项定位

A

郡县制度应在分封制之后

eq \a\vs4\al(错误选项)

B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分封制之后

eq \a\vs4\al(错误选项)

C

行省制度、郡县制度顺序有误

eq \a\vs4\al(错误选项)

D

西周 “封邦建国”;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

eq \a\vs4\al(正确选项)

1.(2013·浙江高考)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解题提示:①抓题眼:秦灭六国先后顺序;②关键信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国灭亡的时间最晚,以此为突破口。

答案:A

2.(2012·海南高考)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解题提示:①回答词:首要目的;②关键信息: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

答案:C

3.(2013·北京高考)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解题提示:①关键词:守、县;②关键信息:“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始为□县”等。

答案:B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图是“封”字的不同写法,甲骨文、金文的封字似植树于土堆之上,其本意为培土植树,又有聚土成坟的意思,引申为堆、冢之义。古代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给臣子就叫做封。此材料最能印证西周分封制(  )

甲骨文

金文

金文大篆

小篆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A.“封邦建国”                    B.“建母弟,以蕃屏周”

C.“授民授疆土”                                D.“立嫡以长不以贤”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信息“聚土成坟”可知,其与血缘宗亲有关,再结合“古代帝王把土地或爵位赐给臣子”可知,其按血缘分封意在拱卫王室。B项符合题意。

2.“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解析:选C 从材料信息可知,夏朝时期的秩宗,商朝时期的卜、巫、史,西周时期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官职,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他们权力较大,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选C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3.(2014·长丰质检)古代中国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

A.农民的宗法观念                                B.血缘亲族的团结

C.“三纲五常”观念的流行                  D.散漫自私的意识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家族组织”“异姓间相互排斥”,可以判断这些现象源于农民的宗法观念。

4.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解析:选B 姓氏代表的是血缘,“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说明强调的是家族血缘关系。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因此B项正确。

★5.(2014·当涂摸底)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  )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标准

解析:选B 本题的主题是“宗法制”,根据材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可以判断选择B项。A项错误,此时仍是奴隶社会;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宗法制的基本精神是血缘关系区别亲疏贵贱,并未提到是否是****标准,排除D项。

6.《礼记·昏义》曰:“昏(通‘婚’)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周代的婚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合称为“六礼”,包括从议婚到完婚的完整程序。这表明(  )

①婚姻制度可以维系宗族血缘关系 ②周代婚姻形成了一系列法定或约定俗成的礼仪

A.①②都错误                                       B.①②都正确

C.①正确,②错误                                D.①错误,②正确

解析:选B 依据材料信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可知①正确。由“包括从议婚到完婚的完整程序”可知②正确,故B项符合题目要求。

7.据史料记载,周族的开基之祖古公亶父觉得自己的少子季历最为贤明,更为可贵的是,季历的嫡长子昌(周文王)有圣瑞之兆。太伯(古公亶父的嫡长子)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昌,便逃亡到了荆蛮。这一记载从侧面上说明了(  )

A.西周王位世袭制度异常混乱

B.西周沿用禅让制推选首领

C.西周逐步建立起嫡长子继承制

D.西周初期王位争夺激烈

解析:选C 材料没有反映出西周王位世袭制度的混乱与对王位的争夺,相反,太伯(古公亶父的嫡长子)和虞仲主动跑到了南方,让位给少子季历,A、D两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材料反映出西周此时存在王位世袭制,而且为了让季历的嫡长子昌顺利即位,古公把首领的位置传给了季历,这是嫡长子继承制的雏形,所以排除B项,答案为C项。

8.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看,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制的弊端在于官员流动大,分封制的弊端(封建之弊)在于官员的世袭。结合所学知识,郡县制有利于地方发展,两者各有利弊,故A、C两项说法错误。郡县制容易造成皇权专制,分封制实行时期,皇权还没有出现,分封制对王权不利,故D项错误。分封制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故B项正确。

9.(2014·含山质检)《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以判断,秦朝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10.从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解析:选D 西周政治是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典型代表的贵族政治,而秦朝则是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特征的官僚政治,选择D项。A项的分封现象秦以后仍然存在,B项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C项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始终存在,故A、B、C三项均可排除。

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并且秦灭六国之后,继续实行移民措施,将六国富豪迁往蜀地。秦统一六国后这样做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

A.满足皇帝的私欲                                B.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

C.强化君主的权力                                D.彰显皇帝的权威

解析:选B 把握材料中的“政治目的”,秦迁六国贵族、富豪,是让他们与根据地分离,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地方割据,加强对六国故地的控制,故选B项。

★12.(2014·淮化调研)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可见县邑制的出现(  )

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

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解析:选D 从材料信息看,在县邑制形成之前,“有土之诸侯”控制之下的地方,王朝的政令都不能好好执行,其百姓也不能****属于天子之民;实行县邑制后,则形成政令统一之世。即县邑制的出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三 秦朝对山东地区的管辖

高考资源网(ks5u.com),中国****的高考网站,您身边的高考****。

(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6分)

(3)据材料三回答,秦朝在山东地区采取了哪些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从“卿大夫亦世其官”到“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可知;国家体制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归纳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二是在阐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成因和积极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治制度的形成可以从经济、地理、民族关系等角度。第(3)问第一小问通过对图片观察,可以得出“设郡县,修驰道”;第二小问意义可以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作答。

答案:(1)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平民布衣。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2)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中国古代国情。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3)措施:设郡县;修驰道。意义:加强了对山东地区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山东地区的发展。

★14.(2014·凤阳模拟)历****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

——《礼记·大传》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四 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

——颜元《习斋四存编》

(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说的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4分)

(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6分)

(3)据材料四,分析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认识。第(1)问需要理解材料意思,从“百世不迁”,可得出有利于巩固统治,维护周天子的权威。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概括李斯的观点是分封子弟,后世疏远,导致相互攻击;结合材料三概括柳宗元的观点是分封制下统治者素质不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唐为了提高官员素质,实行科举制。第(3)问结合材料四,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收万方以自私”,体现了加强君主专制。第(4)问应站在时代背景和个人的角度来分析其不同。

答案:(1)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联系具有向心力,有利于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有利于西周王朝的统治。

(2)李斯认为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分封制无法有效运行;柳宗元认为在世袭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证。政治制度:郡县制、科举制。

(3)颜元认为郡县制是君主实现“自私”天下的手段。

(4)时代背景;看问题角度;个人学识修养等。


学校咨询处:保定市竞秀区七一中路1317号     咨询电话:0312-4442550

崔老师:15350617957(同微信)    高老师:19213065640(同微信)

陈老师:13833233159(同微信)    祖老师:19213027557(同微信)

ICP备案号:冀ICP备1703205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