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学的创立
2.理学的成熟
3.陆王 心学
[思维导图]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史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朱熹《朱子语类》
解读 史料阐述了“理”和“气”的关系,是客观唯心主义。
史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朱熹
解读 史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所谓“天理”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理学实质上是用儒家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望,以维护专制统治。
史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解读 史料阐述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主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
史论1 “理学”的概念
史论2 两大视角认识宋明理学
(1)知识角度:理学、心学追求的“理”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观念,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2)价值观角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①儒家思想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②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③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史论3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1)共同点
①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②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
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 C
解析 周公制“礼”“乐”,孔子强调“礼”,两人的共性是注重“礼”,因此被称为“周(公)孔之道”。南宋朱熹将《孟子》一书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由于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因此儒学也就被称为“孔孟之道”,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宗法血缘制度已经开始瓦解,A项说法错误;“仁政”理念一直是儒学的主要思想,排除B项;陆王心学没有成为统治思想,影响没有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大,排除D项。
2.(2013·福建高考)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答案 D
解析 由“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可知材料中朱熹强调的是百姓应该遵循的生活准则,故D项正确。B项不能反映材料主题,A、C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
3.(2013·广东高考)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可以确定与宋明理学有关,据此可排除A、B两项。朱熹的理学主张是通过格物致知来贯通明理的,而题干材料主张人性存在于人心之中,即心外无物,是陆王心学的观点,故选D项。
4.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 )
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
B.“存天理,灭人欲”
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D.“学者须先立志”
答案 A
解析 审题关键是理解“随事以观理”的含义。解题首先理解朱熹对宋孝宗进言的大意,然后逐项理解各备选项的含义。A项“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大意是:大学之道在于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B项“存天理,灭人欲”大意是:维护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克制个人欲望。C项“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大意是:自己以君子的言行约束自己,行君子之为,则其他人就没有机会诋毁你。D项指学者必须先立志。再分析材料,材料大意和A项一致。本题选A。
5.某史书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日本三岛毅博士一句诗云:“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以上材料所称颂的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王阳明
C.陆九渊 D.朱熹
答案 B
解析 王阳明,名守仁,号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从材料中“仰见良知千古光”亦可判断B项符合题意。
1.理学使儒学普及化、通俗化。
正确。理学对后世的****影响是使儒学普及化、通俗化。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
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
2.不管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属于唯物主义思想。
错误。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都是唯心主义思想。理学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属于客观
唯心主义。心学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
认为本心是“理”。
2.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
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都强调
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