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2024年保定远飞学校高考复读班艺术类文化补习班火热报名中...
所在位置:首页 > 名师课堂 > 历史辅导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发布人:冯润 时间:2015-9-26

一.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著《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C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2011年北京卷文综13)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C

A.西汉通过削弱周后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2011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B

①大都-北京   ②汴梁-开封   ③临安-苏州   ④益州-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福建省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D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失

2011年广东省文综13)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D

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

2011年山东省文综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中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C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2011年四川省文综13)清代史学家赵翼据西汉初“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的现象,认为“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下列主张体现了这种“大变局”的是 C

A.废除苛政,休养生息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011年重庆市文综12)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    C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重庆市文综15)《宋史》记载:“会元昊请臣,朝廷亦以厌兵,屈意抚纳”。宋朝对夏“屈意抚纳”的内容包括    B

①重开边境贸易      ②割让幽云十六州     ③约为兄弟之国      ④封元昊为夏国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B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D

A.为选拨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拨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C

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7)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9)中国历****,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

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4)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他的主要武功包括   A

A.平定回部叛乱、统一天山南北          B.首派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

C.取得雅克萨大捷、签订《尼布楚条约》  D.收复台湾、设立伊犁将军

2011年上海市文综9)如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C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存在说明    C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B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的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的正式名称是    D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二.非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卷文综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与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课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开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有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以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核考,同记分数。其分语言、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和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委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答案要点:

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

2)述: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评: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的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

2011年全国卷文综39

(历史部分20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祖国西北,地域广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现代历****,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一

周、秦、汉、唐定都关中且国势强盛,并非只 因为关中农业经济繁盛、四周险塞,关中西北面、北面的山地、高原同样重要。西周末年,王室失去了山地中“戎”族的支持,被赶出了关中平原。秦国控制了山地,“遂霸西戎”,积聚起雄视“山东”的力量;视死如归的战士与关中繁荣的农业经济,同是支撑秦统一全国不可忽视的因素。由山地、高原中“善骑射”的“六郡良家子”组建的军队,也一直是汉朝军队的核心。隋及唐前期,关中在经济上已然衰落,远不能与“山东”相比,但依靠关陇为主体的府兵,以及国家马场饲养的最多时达到四十万匹的战马,仍足以控辖全国;当唐朝失去对西北山地的有效控制后,国势便一蹶不振。在历史学家吴于廑看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互动,构成世界范围内农业时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中国历史来说,唐以后草原与中原农耕地区的互动更为广泛而深入。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关中周边地区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8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唐以后中国历史的影响(12分)

答案要点:

1)作用:北面、西北面山地、高原形成关中的地理屏障;输送了长于骑射的骁勇战士;提供了战马。

4)影响:契丹、女真、蒙古族、满族等游牧民族先后建立跨草原与农耕地区的政权;草原地区与农耕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日益深入;形成广泛而深入的民族融合,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逐渐形成。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35

选官制度

中国历****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汉代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问题:(12分)

1)按示例填写表格。(6分)

2)简要评述汉、唐的选官制度。(6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1

答案1:回答符合史实。f6分)

    ①世卿世禄制;②推举制:⑤考试成绩

    其他答案。(0分)    

2)论据(4分)

答案l:能全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4分)

    •就推举制而言,推荐者若出于公心,举贤不避亲,也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但它容易使推举人与被推举人之间结成特殊的施思、报恩关系。就科举制而言,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参加考试,扩大了统治基础,但若考试内容不恰当,也不能反映出真才实学。

答案2:单方面评述两种选官制度的利或弊。(2分)

    其他答案。(0分)

    组织(2分)    

答案l:叙述连贯成结构。(2分)  

答案2;叙述较连贯。(1分)    

    其他答案:罗列论据.(0分)


学校咨询处:保定市竞秀区七一中路1317号     咨询电话:0312-4442550

崔老师:15350617957(同微信)    高老师:19213065640(同微信)

陈老师:13833233159(同微信)    祖老师:19213027557(同微信)

ICP备案号:冀ICP备17032056号-1